面對科技嵌合的社會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421-culture-booklist-sts/

10本屬於後人類的讀物:人類如何面對科技嵌合的社會模樣

科技正在滲入社會,這絕對不是科幻故事。

端傳媒編輯 謝采善 發自香港2017-04-21

把身體改造,就能換到更好的未來?

1、《猿猴、賽伯格和女人:重新發明自然》

《猿猴、賽伯格和女人:重新發明自然》

出版時間:2010年11月
出版社:群學
作者:Donna J. Haraway
譯者:張君玫

美國女性主義研究學者 Donna Haraway 在1985年發表〈賽伯格宣言〉,提到我們早已生活在人與機器混合的世界,創出「Cyborg」一字形容新主體的誕生與狀態。

被科技介入的生活,因着機械而產生過去不曾想像的全新社會關係。每個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與機械結合,身體的輔助工具與生產,生活、行事乃至思考都會出現翻天覆地的改變。揉合生物工程(包括人類與書中提及的靈長類)和資本主義的新思維產生一種新的社會編碼系統,人的各式認同都將被打碎,並重新置放在以速率、限制成本及自由程度的新運作系統與決策程序。

回顧靈長類動物的生物學研究與女性主義,Haraway 總結出特定的家庭形式辯證地關連到資本的形式,及其政治與文化的相應情況。賽伯格世代,或是在哲學上所命名的「後人類」社會,會發展出怎樣的對應政治與文化呢?

2、《後人類未來: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

《後人類未來︰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

出版時間:2002年5月
出版社:時報
作者:Francis Fukuyama
譯者:杜默

如果 Haraway 說的是外在人體與機械的結合,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說的就是體內與科技的融合——基因工程與藥物刺激。延續福山著名的《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討論,這本《後人類未來》點明生科發展是改變歷史的可能動力,換句話說,歷史因着科技而尚未終結。

生物科技的進步,也是人類從「天擇」到「人擇」的演進過程。人類通過藥物、基因工程、腦科學等不同生物科技來對抗肉身的自然定律和迎合社會單一期待,意圖把衰老、不受控管的活力、降低生產效率的抑鬱等不符合社會所需的都要被消弭。當「教養」輔以科技,人還能依天性而活嗎?誰又有權來設想「人」該長成什麼樣子?

3、《技術帝國》

《技術帝國》

出版時間:2004年6月
出版社:三聯
作者:R.舍普等著
譯者:劉莉

《技術帝國》結集整理17篇訪問紀錄,分成四個部分:「演變」、「賭注」、「創造」和「衝擊」,與不同領域的工程師對談,反覆地討論與揭示因現代技術而引起的全體人類共同憂慮、興趣和困惑。

自「上帝造人」始,人類可說是永不止步地追求着冒險,技術科學亦因此跟着人類的演變而進步、發展,經歷古代、中世紀的工匠,文藝復興的藝術家,啟蒙運動的技術,到現代的工程師、工藝學家與專家,「工程師」的職能除時代而演化,但不變的都是讓技術不可逆轉地發展,其動能就如福山在《後人類未來》所稱的一樣:人類歷史因科技而推動前進着,然福山所提及的基因工程在《技術帝國》則被指稱為一種「賭注」——需要人類去防範風險的賭博行為。然而,正如 Haraway 的論調,當技術化成生產工具時會與人類社會產生新的生產關係與社會模式,訪問人在本書中帶出對社會的新圖象與新視野,回應着生態主義、人文主義的質疑,帶出隨技術科技而生的新哲學批判。

科技人文,技術讓智人開始演變進化?

4、《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

出版時間:2014年8月
出版社:天下文化
作者:Yuval Noah Harari
譯者:林俊宏

猶太裔歷史學家 Yuvak Noah Harariz 從創天開地的起源神話開始,不斷層分開討論文字前後的歷史。以通史歷史筆法的時間順序為綱、哲思觀點為領,分成大腦認知、農業生產、科學新知與文化融合四部分,縱觀智人的自身與社會互動的演化過程。

智人通過獲取資源、知識,不斷「改造」自身。初為存活,後為求「進步」,進一步貼近、甚至想要扮演所信仰的神。作者筆走至此,以人為中心的人文主義精神無限擴展,現代科學所帶來的新知新技術,會讓智人演化至什麼情況,屆時的社會又會隨智人之變和改造,出現怎樣的面貌?

5、《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

《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

出版時間:2017年1月
出版社:天下文化
作者:Yuval Noah Harari
譯者:林俊宏

延續《人類大歷史》的演化主題,在可以理解及控制之前未知的自然力量後,曾能融合人類社會的宗教信仰與道德已不如過去有效。回顧已知的智人歷史,曾需面對的三大難題饑荒、瘟疫和戰爭都得到解決,而今面對當代社會的三大議題︰醫學進步令壽命延長、個人主義凌駕在國族認同之上、生物機械工程的進步讓人類生活形式大大改變,作者預言,傳統的人文主義會因新宗教—科技人文主義而遭到撼動,大數據會全面佔據社會生活的每個角落,也許也能為其他著作的問題作一回應。

生物科技和資料科技為人類帶來強大的新力量,這種力量讓人不再順從宗教性的宿命觀,而逐漸想要自己動手去改變社會的現狀,想要把命運掌握在手裏。作者理解為「第二次認知革命」,第一次認知就如《人類大歷史》所描述的讓智人成了地球的統治者,第二次則是讓人接觸到目前難以想像的新領域,在科技人文主義之上企圖創造超人類和升級心靈。只是當人文主義一直往「升級」演化,卻慢慢忽略了社會是根據當下的需求來塑造人類心靈,這便是在延續福山在《後人類未來: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所問:誰有權力決定人的模樣?要往怎樣的方向繼續前行?作者也點出當人類有能力讓身體與大腦升級了,卻在過程中失去了心靈,剩下的便是無法組成完整心靈頻譜的各懷鬼胎了。

6、《技術與生活世界︰從伊甸園到塵世》

《技術與生活世界︰從伊甸園到塵世》

出版時間:2012年9月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Don Ihde
譯者:韓連慶

現今世界高度與各式技術結合,大至社會、企業運作,小至日常生活、工作,無一不仗賴着科技技術。一如書中導言所說,我們每天被鬧鐘的聲響吵醒、睜開雙眼的一刻開始,技術便與生活重合共存。作者嘗試建立一種視角來觀察技術的廣泛地與生活交織,並帶着人文的情懷來理解眼下的複雜狀況。

人類的生活模式、思維、衡量準則等,因為技術的出現與進化而出現怎樣的改變?這是作者希望通過梳理技術與人類社會互動,而得到解答的核心命題。恰恰也正好佐證了《科技渴望社會》想要討論科技也能成為一股社會力量來導引與形塑現代社會的各種意識形態,二書都寫出了科技技術已不再僅僅是「工具」或是特定領域象牙塔的研究範疇。

介入生活,科技是會暴走?還是使社會變得更民主?

7、《超智慧︰出現途徑、可能危機與我們的因應對策》

《超智慧︰出現途徑、可能危機與我們的因應對策》

出版時間:2016年10月
出版社:八旗文化
作者:Nick Bostrom
譯者:唐澄暐

人工智慧是人所創造的東西,但我們的命運卻漸漸受其操控,甚至與之連動。如《人類大歷史》提到,人類有演化、適應社會的能力,乃因人類有獨立與其他動物的智能。英國哲學家 Nick Bostrom 認為人類在常態智慧上的優勢讓我們發展了語言、技術和複雜的社會組織,但當人打造了在常態智慧之上、超越人腦的「機器腦」——人工智慧,一如 Haraway 回顧的生物科學研究,科學家們如何操控猩猩的命運,我們的命運也逐漸在這些機器超智慧的手中。

在當前人工智慧的現況中,作者爬梳出可能達成超智慧的途徑,包括人工智慧、全腦仿真、生物認知、腦機介面、網路和組織強化等領域,並推論假設當超智慧一旦出現會否對人類生存造成威脅。人類有方法在超智慧形成之前,憑着動機選擇與價值決定,使人類的價值轉譯成人工智慧能理解的形式語言,為人類找出一條未來的出路。

8、《科技渴望社會》

《科技渴望社會》

出版時間:2004年10月
出版社:群學
作者:台灣科技與社會網絡計畫群
編者: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

《科技渴望社會》與《科技渴望性別》是台灣一套「科技與社會研究」(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簡稱 STS)的讀本,由三位主編吳嘉芩、傅大為和雷祥麟組織台灣科技與社會網絡計畫群,選譯 STS 領域的經典文獻並附有台灣相關領域學者所撰寫的導讀,引領讀者進入科技與社會的討論。「科學與社會互動」在現代大學學門分化下屬知識生產的真空地帶,甚少有能有系統地檢視與反省自然、機器與社會的互動。

從《技術與生活世界》讀到科技和社會間雙向互動、交引纏繞的歷史動態過程,《科技渴望社會》既不認同「科技決定論」(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和否定人文與科技的斷裂假設,也不會全盤接收或抗拒科技變遷。收錄八篇論文編譯均承載台灣 STS 領域研究人員的期待,不僅只滿足於描述科技的社會形塑過程,更重要的是讓公眾讀者明白科技產物的選擇是一種共同生活環境的願景與價值抉擇。因此從追問「科技使用」(Technology in use)為核心概念,同時關心科技演進史中看不見的非西方種族、女性、弱勢族群等不同社會大眾的使用經驗和追溯其回饋後續演化,可見科技與人性帶着新認知、責任與慾望的相互參與和民主協商、拉據的過程。

9、《科技渴望性別》

《科技渴望性別》

出版時間:2004年10月
出版社:群學
作者:台灣科技與社會網絡計畫群
編者: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

與《科技渴望社會》同時推出的另一本台灣 STS 讀本《科技渴望性別》,主編之一的吳嘉苓寫道,讀本的選文會令讀者翻轉理解世界的角度。《科技渴望性別》以性別為選譯基點,探索科技如何把性別關係形塑成現今我們所理解的日常。性別形象與氣質的定型、精子卵子的結合敘述、女性家務勞動與家庭電器的新生產模式等等,都顯示女性從未缺席於科技社會。

性別政治並沒有因為科技社會的進步而被淡化,性別、性取向、族群、階級等各式社會組成元素依舊與科技社會交織在一起。回溯性別氣質與權力關係於在社會的模樣,可如 Haraway 在《猿猴、賽伯格和女人》爬梳靈長類的生物研究與社會性別關係隱喻的互換過程,也可如本書的選文一樣仔細以女性作為科技用家的角度,重新審視與我們家居生活、職場參與和強調創新認知的知識生產等時刻相處的科技,在拆解知識背後所代表的權利架構後,讓科技社會能朝着更民主、更符合公平正義的方向發展下去。

10、《第三種文化:洞察世界的新途徑》

《第三種文化:洞察世界的新途徑》

出版時間:2012年3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John Brockman
譯者:呂芳

查爾斯.珀西.斯諾(C.P. Snow)在1959年出版了一本《兩種文化》,提到人文知識分子與科學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領域。但在1963年第二版時加入了一篇短文〈兩種文化:一次回眸〉,提到「第三種文化」,用以成為人文知識分子和科學家之間溝通的橋樑。時至今日,科學、技術等討論已變了一種大眾文化,以科學新知、潮流新聞等形式出現在公共資訊。然而這種「新知」,也只是技術的更新,人心卻始終依舊。

作者言這書是一部自發動力系統的口述史,也是一場關於第三種文化的思想慶典。但實質這是一本與不同科學家對談的結集,在作者與受訪者的言談間道出一種從第三種文化誕生而來的新自然哲學,用以描述自我的存有、心智、宇宙和所有已知之事,作者深信,這就是引領我們時代的前進方向。

以《第三種文化:洞察世界的新途徑》為這份書單的總結,也是期待科技與人類社會的互動會一直持續、進化着,一如《科技渴望社會》和《科技渴望性別》的期待,走出一條民主參與的、動態且尊重不同群體的嶄新道路。